Search

【我的張愛玲】小說與散文
**
我不太讀小說,因為讀不懂,收穫少。除了故事性的娛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我的張愛玲】小說與散文
**
我不太讀小說,因為讀不懂,收穫少。除了故事性的娛樂效果外,總覺得很難穿透情節的迷霧,觸及人物的情感與文本的意義。

當然,小說作為近兩百年的世界文學主流,我也不至於自不量力去貶抑它。但我相信,「讀懂」小說,需要更專精的技能;小說要求更專業的讀者。

羅蘭‧巴特在〈關於閱讀〉論文中,以閱讀者主體的想像與身體關係,區分出三種閱讀快感:一、詞語的快感──為欲望提供文字的實踐;二、敘述的快感──情節懸念與揭秘的期待;三、寫作快感──因閱讀而激發閱讀者寫作欲意。

以這個視角來看,小說與散文激發出閱讀者不同的快感。小說以激發出「敘述的快感」為擅場。偵探小說是典型。身為偵探小說迷的詹宏志嘗言,他讀偵探小說往往被對情節的期待所催促,急於了解結局,而往往必須重讀一次才能品嚐文本細節。

散文以激發出「詞語的快感」為能事。散文情節單薄、破碎,讀來往往缺乏「敘述的快感」,但正因為如此,閱讀者得以細細品味「詞語的快感」,反覆閱讀觸發情感、揭露意義的段落與金句。

我喜歡張愛玲的散文,因為她的散文充滿「詞語的快感」。那部情節破碎、零落的未完之作〈異鄉記〉尤為喜愛。正由於它的未完成,特別是在最後缺乏修訂的章節,更可以一窺張愛玲如何捕捉場景與稍縱即逝的內心感觸。

小說,老一些再讀。覺得也許只有心境再老一些,才能真正沉下心來,慢慢在字裡行間,讀懂那年輕時不曾在意令人眼熱心酸的空白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編輯」,當然值得作為一種志業來追尋,它既啟蒙世界,也發現了自己。
View all posts